塘沽区位于天津市东部,渤海湾海河入海口,总面积792平方公里,建成区面积73.3平方公里,常驻户籍人口46万人。辖10个街、3个镇,天津港、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天津港税区座落在塘沽区内。 塘沽地区成陆距今六、七百年。元朝时期,为南粮北运,利用大沽口进行海漕运输,大沽地区逐渐形成一些村落。明朝有计划地向沿海移民屯田,明成祖迁都北京后,为防倭寇,在大沽口宿重兵,在北塘筑炮台,沿海移民剧增。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,英法联军进犯大沽口,清朝再次大规模修建大沽、北塘炮台。1860年,中英《北京条约》签订后,天津被辟为商埠,英国在天津和塘沽海河两岸修建码头,形成内港。1885年北洋水师创建大沽船坞,修造舰船、军械,开创了北方造船业。1900年,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,次年签订《辛丑条约》,英、德、意、日、俄等帝国主义列强割据塘沽。1933年,中日《塘沽协定》签订后,塘沽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。1939年日本修建海港和三千吨船坞。1941年建成大沽化工厂。1945年9月30日,美军陆战队占领塘沽,塘沽处于国民党统治之下。1949年1月17日塘沽解放,塘沽和大沽归属天津市,设立塘大办事处,后建立塘大人民政府即今塘沽区人民政府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,塘沽经济蓬勃发展,城市基础设施迅速改善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日益成为天津市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。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,近五年来,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%,1999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322亿元。航运、造船、制盐、海洋化工、海洋石油等传统产业在升级换代中发展,电子通讯、精细化工、现代食品、海洋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迅速壮大,形成了多门类、综合性的工业体系。以商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,滨海新区商贸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。初步形成了以海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,金融、房地产、仓储运输、信息服务等产业规模也迅速壮大。围绕建设滨海新区“菜蓝子”,渔农业向产业化、规模化方向发展,海淡水养殖成为天津市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,城市载体功能显著增强,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观。相继建设拓宽改造了一大批道路,修建了多座立交桥,基本解决了道路“南北不通,东西不畅”的局面,供电、供水、供气、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,有力地改善了城市生产、生活环境。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,社会秩序保持安定和谐局面。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1999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9399元,处于全市领先水平。